南海思晓
加入时间: 2007/08/12 文章: 74
|
时间: 2007-8-12 周日, 下午12:15 标题: 中国文情报告·诗歌:喧嚣狂欢与沉潜静思之间(二) |
|
|
【作者】霍俊明
2、诗歌刊物:差异性中的多元趋向
2006年的诗歌刊物,无论是较具影响的主流诗刊还是众多的民间诗刊都呈现出差异性的多元趋向,无论是在办刊取向、选稿标准,还是在流通范围和传播渠道上都有着不小的差异。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诗刊》下半月刊从2006年第1期开始推出了一个新的栏目“诗人档案”,几乎每一期都占到了十几个页码,可见该栏目的重要。“诗人档案”包括诗人近作、代表作、创作年表以及相关的评论,我想“诗人档案”的意义恐怕不只是在于对重要诗人创作的及时总结,更重要的可能还在于它的史料价值和文学史意义。
《九龙诗刊》作为一份民刊,在2006年第1期推出了关于车前子、杜涯、江一郎、小海、潘维、西渡、杨邪、柯健君、大卫、马知遥、雷子、高崎、邹汉明、张敏华、周鸣、杨森君、泉子等17个诗人的访谈专号。孙磊主编的《谁》第1期更是推出山东70年代诗人流马、盛兴、孙磊、朵渔、江非、严冬、李红旗、柏明文、邰筐、马累、老了、马知遥、朱庆和、周公度、宇向的作品选,集中展示了这些诗人“刻骨而沉静的力量”。《新汉诗》第4卷推出纪念青年诗人马骅的专栏;中岛主编的《诗参考》(第24期)推出了刊中刊“诗人之死”,集中刊发了叶匡政的《文学死了!一个互动的文本时代来了!》和《揭露中国当代文学的十四种死状》等4篇文章和其他的10几篇争论文章。《诗林》第4期推出了“中国当代诗人巡回展”,其中涉及诗人有陈东东、西渡、桑克、傅维、周瓒、莱耳等并附有霍俊明的评论《在差异中延展的诗歌写作》。民刊《凝望》第1期推出“新女性诗歌”,包括了诗人安琪、蓝蓝、杜涯、扶桑、寒烟、君儿、小蝶、马莉。而这种带有专题性质的办刊倾向更为鲜明、更具有代表性的体现在2006年创办的《诗歌月刊》下半月刊,而安琪和老巢无疑是起到了重要作用。
实际上,《诗歌月刊》在每一期或以合刊的形式推出一个诗歌专题就与一般的诗歌刊物有了很大的不同,这也是目前《诗歌月刊》下半月刊普遍受到好评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这种专题性的办刊倾向的最大好处就是使得一些目前诗歌界普遍关注的理论问题和热点话题在大容量的集中讨论和展示中得以强化或争鸣。首先值得强调的是从《诗歌月刊》下半月刊第1期开始就推出了诗人潇潇的一个栏目“记忆”,从而将文革时期的“地下诗人”重新推到历史的地平线上,这对于史料的挖掘和新诗史研究无疑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人们应该永远记住这些诗人的名字:郭世英、食指、依群、张朗朗、牟敦白、王东白、张新华、张寥寥、鲁双芹……。《诗歌月刊》下半月刊确实已经引起了诗界的广泛关注,这不能不归功于其办刊理念包括诗人安琪的巨大努力。该刊第3期推出“博客特大号”,5、6合刊号推出“安徽诗人阵线——从胡适开始”,第8期推出“诗歌地理特大号”,10、11合刊推出“中间代特大号”,12期是“盘点年度诗歌、人物和事件”。河北的《诗选刊》则在2006年的第10期和11、12合刊连续推出了“河北青年诗人作品专号”和“2006中国诗歌年代大展特别专号”,这种专号的形式更为集中、更为丰富也更为宏观,对于诗歌研究者而言无疑提供了诸多参照和便利。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重要刊物推出了总结1986年以来20年先锋诗歌和新世纪以来诗歌发展新动向的诗学文章。刊登在《山花》第3期上陈超的文章《深入生命、灵魂和历史的想象力之光——先锋诗歌20年,一份个人的回顾与展望》甫一发表就引起了诗界的广泛关注。陈超在这篇文章中相当敏锐、精准地回顾了先锋诗歌20年的发展,陈超尤为关注先锋诗歌的历史想象力在不同时期的转换方式和变化,而在陈超看来,诗歌的历史想象力就是诗人改造经验记忆表象而创造新形象的能力,它涉及到更为广泛的诗人对语言、生命、灵魂、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表述。正是在对诗歌与历史、诗歌与语言、诗歌与文化、诗歌与社会、诗歌与生命、诗歌与权力的多重分析中呈现了先锋诗歌独特的状貌和历史症候。霍俊明则在《2000~2005年的女性诗歌阅读和印象》一文中总结了新世纪以来女性诗歌写作的变化,认为在经历长期社会和文学中女性被“无性化”和“男性化”的噩梦之后,在女性的文学和身份革命被长期“淘洗”和延宕之后,女性诗歌经历了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的狂躁的性别风暴和权力话语突起,近年来的女性诗歌写作在语言、意识、记忆、经验上,从整体上呈现出一种视阈和姿态更为宽广的美学趋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