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站长:诗阳   友情链接   诗刊首页 
登录会员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注册 登录/短信登录/短信 帮助帮助
时代诗歌网首页 » 诗文博谈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诗歌界出现"新红颜写作"现象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新岳



加入时间: 2007/08/26
文章: 88

文章时间: 2010-7-13 周二, 上午2:38    标题: 诗歌界出现"新红颜写作"现象 引用回复

李少君认为,“新红颜写作”在风格追求上,有回归中国古典美学的迹象,重新唤回了对真、善、美和爱的追求。


▲女诗人金铃子博客。她曾获得2008中国年度先锋诗歌奖,第二届徐志摩诗歌奖。目前其博客点击率已超过35万。


▲女诗人重庆子衣的诗歌博客。她认为“从词语出发,抵达生活本身”。目前她的博客已有近20万点击率。


▲河北年轻女诗人施施然诗歌博客。半年多以来,她写了70多首诗,每发一首都有大量的读者留言。目前她的诗歌博客已有三十多万点击率。



面对大量年轻知识职业女性在博客上写诗的现象,《天涯》杂志主编、诗歌评论家李少君提出“新红颜写作”概念,引起了诗歌界的关注。昨日,李少君接受了深圳商报记者的专访,谈论他眼中的“新红颜写作”。

何为“新红颜写作”?河北年轻女诗人施施然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去年11月,她开始在博客上写诗。半年多以来,她写了70多首诗,每发一首都有大量的读者留言,甚至一些知名诗人也成为她的“粉丝”。目前,她的诗歌博客已有三十多万点击率,其诗也随之迅速流传,并在《诗刊》、《诗选刊》等刊物上发表。

只要稍加搜索,就会发现大量像施施然这样在博客上写诗的“女白领”。面对这种现象,李少君和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湛江师范学院南方诗歌研究中心主任张德明发表了一篇题为《海边对话:关于“新红颜写作”》的对谈录,谈论了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有关女性诗歌创作发展的情况,还特别提及新世纪以来女性诗人的大量出现,以及女诗人的创作现状。

“新红颜写作”对当下的诗歌界有何影响?“诗歌创作逐步女性化”的趋势,对男性诗人的创作现状是否有冲击?李少君一一解答。

什么是“新红颜写作”?

《文化广场》:什么是“新红颜写作”?它有什么特点?

李少君:我们把个人博客时代出现的大量年轻知识职业女性写诗的现象,称之为“新红颜写作”,也有人称之为“白领新红颜”,因为写诗者中,很多是企业高管人员、政府公务员、教师、记者、律师等等。“新红颜写作”的特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现代女性的生活生存状况和命运的实践与反思,由于她们身处急剧竞争和变化的市场经济时代,她们获得了独立自主意识的同时,也相应独自承担起重任,因而写作上比前几代女诗人更尖锐更悲壮;二是在写作风格追求上,她们有回归中国古典美学的迹象,因为此前女性诗歌包括男性诗歌创作很多是对西方现代主义的追随和模仿,那么现在一些年轻诗人开始恢复传统,寻找中国历史上的诗教传统,女性诗人在这方面又尤其有优势。

我和张德明对谈时,他对“新红颜写作”概括得很好:“受网络的自由化特征和开放性氛围的影响,诗歌博客时代的女性诗歌写作最为真实地呈现了女性情感世界的方方面面,也最为丰富地展示了女性在诗歌艺术探险和审美呈现上的不拘一格,一个时代多维而生动的女性形象得以精彩地展示在我们面前。”

第一次对女性诗歌命名

《文化广场》:使用“新红颜”这个词,有何寓意?是否有与之相对应的“旧红颜写作”?

李少君:使用“新红颜写作”这个命名,有这么一个考虑,觉得应该是现代性与中国性的结合。“新”,是其主体为自由独立之现代女性,而且,其指向应该是创新,是一种自主自然自发的创造,并且借由这种创造,打破传统女性的历史悲剧命运。“红颜”一词则具有中国传统美学色彩,是来自传统的,吸收了传统美德、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学,因此,又有传承。所以我们始终强调“新红颜写作”的女性维度,女性在历史上尤其在中国传统中是弱势群体,“新红颜写作”的命名,堪称中国诗歌史上第一次对女性诗歌命名,即使在世界诗歌史上,也是少见的。而且,“新红颜写作”也有中国性的维度,因为此前的现代中国女性诗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对西方现代诗歌的亦步亦趋,基本上是模仿、借用、引进,当然,也有部分是转换性创造,但在世界范围内没有个性,缺乏独特性。没有什么相应的“旧红颜写作”,但是,说“新”,是指与前几代女性写作相区别。



女性诗歌增量背后原因

《文化广场》:在当下的诗歌写作中,“新红颜写作”有什么样的影响?

李少君:“新红颜写作”可能带来的影响,包括冲淡当代诗坛的争斗、暴戾、萎靡之气,回归诗歌最基本的品质,即真、善、美与爱。我认为,中国文明的基础是诗歌或者说诗意文化,当代中国需要“借诗还魂”,借助诗歌重建中国人的现代价值观,重塑自由高远的精神和灵魂。而女性诗歌在这方面也许更能发挥作用,歌德说过,“永恒之女性,引领我们向上”。

《文化广场》:你曾提到“女性诗歌发表量逐年增长,尤其在年轻一代中有高于男性之势”,以及“女性诗人所占比例也明显增加,有影响的女诗人越来越多”的现象,其背后有什么样的原因?

李少君: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是女性受教育人数与比例增加,大学文科主要人群发生变化,以女性居多。我们现在去任何一所大学,文科生百分之七十甚至八十是女生,这样持续下去,最终会导致文学创作主体和人群的变化。另外还有一些原因,一些女性生存压力小于男性,因而可以更专心于创作。而且,相比男性创作的功利化,女性创作有时候更纯粹一些。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网络本身的特点适合女性创作,学习交流便利,居家写作也自由方便,传播也更为迅速便捷。

小说界也有这种迹象

《文化广场》:这种“诗歌创作逐步女性化”的趋势,是否合理?

李少君:我觉得这不是合不合理的问题,这已成为现实。其实小说界也有这种迹象,不久前举行的网络文学研讨会,就提到了网络写手大部分是女性。这些年引起反响的现实题材的很多小说,均是女性创作,比如《杜拉拉升职记》、《蜗居》等,而男性转向了历史题材或官场小说。女性在创作中的优势正在逐渐表现出来,比如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细节,与男性小说的粗痞化和宏大叙事比,女性小说更亲切,更精美,更生活化。诗歌也是如此,男性诗歌有时候有些粗俗,女性诗歌显然更唯美。

《文化广场》:目前男性诗歌创作的现状大概如何?是否会随着女性诗歌创作的兴起而逐渐衰退?

李少君:我觉得起码是会产生冲击,也有可能此起彼伏,这一段女性诗歌活跃,男性沉寂一段,正好反思学习一下,可以互相促进,最终,我们寄希望于在一种互相竞争互相学习与融合中,中国诗歌的不断进步与提升。

诗歌界回应

“新红颜写作”

【深圳商报讯】(记者 钟华生)“新红颜写作”的新现象在诗歌界引发了热烈的评论。评论家和诗人都纷纷对这一新名词的出现发表回应。

在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湛江师范学院南方诗歌研究中心主任张德明看来,“新红颜写作”对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借鉴,远远超出前面的几代女性诗人。

“回顾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舒婷、王小妮等女诗人在新时期的崛起,昭示着女性情感体验在当代新诗创作中的复活。”张德明认为,在继承关系上,“新红颜写作”与前几代女性诗人都受到“五四”以来尤其是新时期以来女性解放思潮的影响,包括女权主义等等。到了“新红颜写作”,传承得更加彻底。“如今,女性诗人居然自己挑起了大旗,即使不一定成熟,但值得肯定。”

评论家刘波说:“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诗歌界发生的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即是女性诗歌写作的全面兴起。通过前两年做‘诗歌观察’,以及后来的每月追踪,我发现诗坛呈现出‘阴盛阳衰’的迹象,而且这一点正变得越来越醒目。近几年各种诗歌杂志、民刊和网站,都不同程度地推出过女诗人专题,这对于女性诗歌的关注度提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评论家龚奎林则说:“‘新红颜写作’这个概念如果不是现在李少君、张德明提出来,将来也一定有人会提出来。因为,一定的诗歌现象就需要一定的研究者去给以观照,李少君、张德明的这种前瞻性眼光和勇气是令人敬佩的。”

一些女诗人也积极回应,比如女诗人重庆子衣说:“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女性诗歌创作最为自由,也最为开阔的时代,而张德明、李少君老师提出‘新红颜写作’ 的概念,无疑是看到了女性诗歌创作的良好契机,并愿意为女性诗人们提供更好的创作平台、展示舞台,引领女性诗歌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我认为,这既是对女性诗歌创作的肯定与激励,同时,他们也希望女诗人们能在埋头写作之时,想想女性诗歌如何突出‘新红颜’这一概念,如何让女性诗歌中呈现的思想,艺术价值更新,更美,更能突出这个时代的新特征。”

当然,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主要是觉得诗歌界夸大了“新红颜写作”的作用,毕竟这些女诗人还年轻。对此,李少君说:“但诗歌革命,不从来就是由年轻诗人发起吗?所以,我觉得不必辩解,最好让时间来说明吧。”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时代诗歌网首页 » 诗文博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版权所有 © 时代诗歌网络公司 《时代诗刊》编辑部 《网络诗人》编辑部 Copyright © The Poetry Times, Inc. (English)
     名誉站长:诗阳   友情链接   诗刊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