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镇顼
加入时间: 2007/08/24 文章: 107
|
时间: 2010-6-17 周四, 上午7:32 标题: 余光中秭归寻根 |
|
|
“秭归秭归,魂兮来归,端阳佳节,雄黄满杯,历史的遗恨,用诗来补偿,烈士的劫火,用水来安慰……”昨日,第一次踏上秭归土地的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用这首86行的《秭归祭屈原》,了却了自己久远的一个心愿:到诗的更上游去,去追寻文化的根。
一头白发,一口乡音,清瘦的面庞上架着一副金边眼镜,82岁的余光中的睿智从眼中和口中溢出。余光中自1949年随父母赴台,他自称在大陆有许多根:他祖籍福建永春,出生于南京,母亲和妻子范我存的老家在江苏武进,而屈原“投江和投胎的地方”是他文化上的根。他说,2005年到湖南汨罗参加端午活动时,他写下了缅怀屈原的第六首诗《汨罗江神》,其中“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的诗句,是他的最爱。而此番应邀到秭归参加端午申遗成功后的首次端午文化节,他花了三四天的时间完成了这首《秭归祭屈原》,这是他写屈原的第七首诗,也是最长的一首。按他的话说,汨罗江是屈原投江的地方,是他人生的终点,而秭归是他投胎的地方,是他人生的起点,所以说这儿应该是蓝墨水上游的上游。
余光中先生告诉记者,17岁那年,他随父母从重庆坐船回南京时,曾路过秭归,在浩瀚的江面上远远地眺望屈子祠和屈庙,此次专程从台湾前来,夹杂着些许了却心愿的意味。
他昨天吟诵的诗中有这样句子:“如你,我也曾少壮便去国,《乡愁》虽短,其愁不短于《离骚》,你阻于江湖满地,我阻于海峡中分……”
顺着这个话题,记者问起了那首脍炙人口的《乡愁》,余光中先生说:“1992年以后,我回大陆已不下50次,所以现在我已不写乡愁诗,而是更多地在写回乡诗。”
不过,在昨天下午举办的端午诗会上,当主持人满怀深情地朗诵起“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时,坐在前排的他仍然全神贯注。
有人称余先生是左手为诗,右手为文,其实准确地说他是在“四度空间”里做着文化的工作,余光中说,所谓四度空间指的是诗歌、散文、评论和翻译。尽管曾在美国求学,但他的写作始终是中文,他对记者说:“传统文化有许多圆心,周长没有止境,但它的半径是中文,半径有多长,中华传统文化就能延伸多长。他称,台湾多年来就将清明、端午、中秋三节作为公共假日,现在大陆也将这三节规定为法定假日,这足以证明两岸在文化上的认同感。当被问及诗歌现在呈衰微之势时,余光中推了推眼镜说:“中国历朝历代都有“诗亡之忧”,但诗歌的长河枯竭过吗?
应记者之请,余光中先生昨天还欣然为本报题词:长江日报读者:曲高未必和寡,深入何妨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