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维
加入时间: 2007/08/15 文章: 142
|
时间: 2010-2-17 周三, 上午2:54 标题: 李之平: 一个诗人的欧洲和美洲 |
|
|
关于约瑟夫.布罗茨基(Joseph Brodsky,1940~1996),我想,他对很多诗人来说是个神话。
几年前接触,我和朋友都艳羡他的灼人天赋,仰慕他的动人诗篇。但其人对于我来说,都是神秘遥远的幻像。现如今看他的谈话录其人如坐眼前,情态生动逼真,真是一飨宿愿。
布罗茨基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得者(87年,他47岁),也许我们会说他得益于英国诗人奥登的直接扶持和帮助,毕竟当年他流亡出境后(指 1972年)是奥登直接接待他并带他进入欧美诗坛。可我们看到,在诗歌创造上,他自有其卓异能量。他营造诗歌语境和糅合思想并让其在诗中实现诗性传达的能力是罕见的。可以说,他是创造了语音与语义接结合极佳典范的大诗人。这得益于他先天的敏感对诗艺的钻研之深,更主要的是对事物辨析的尖锐深刻——这也跟他动荡的受迫害的生活经历有关吧。作为一位流亡诗人和犹太人血统的复杂身份,流亡前的身心遭遇多重打击,流亡后经历文化、语言和环境的各种变异,以及对故土的怀念、心的流落等等,这一切因素大概是造就他优秀篇章颇多的因素。再未回到故土的布罗茨基,一直有些难以消解的历史情结。在他的诗歌中一再体现人世的苍茫与无力。但他的文字里始终有信念和爱,这一点上,俄国诗人和作家与其他文化国度里成长的作家诗人存在极大的不同,即来自东正教的信仰传统,对于上帝和信仰正如对生命的理解和信念的坚守一样,他们似乎有消解命运与存在之艰的非凡能力,除非被过于酷厉的现实打破信念,比如叶赛宁和茨维塔耶娃、果戈里的自杀都具有相近的因素吧。而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却是一直在宗教的洗礼中,对灵魂进行长期、彻底的反省,使一切存在有了根本的意义。我一直记着布罗茨基的那句诗:人世全部的爱,不如上帝张开的双臂。
对于布罗茨基,中国诗人总是有很多复杂的情愫。敬仰钦佩其创作才华,欣赏叹服其思想的犀利尖锐。但也对他的刻薄敬而远之。比如对中国文化的态度令不少诗人不满。但我的看法是,作为他那样一位桀骜不驯的人,并深受苏联专制的迫害,对同样体制下的中国,这应是他反感的原因。当然若只是一统地否定指斥中国文化,我认为这有些不可原谅。但在书中,他说喜欢吃中国菜,又好吃又便宜,我想还是性情中言,实在的话。
这本谈话录自有其研究价值和学术分量。但也被一些评论者过分拔高。说此书可与《歌德谈话录》与《柏拉图谈话录》媲美。这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因为文本内容和被过滤与传达的有效性来讲,前二者经过后人严格选取,摒除随意的日常性的因素,成为严格意义的经典话语。此书可以说是一种现场对话的实录,很多随意的成分。但它的意义也无法忽略。此书共十二章,我们从几个方面了解布罗茨基的人生,他的生命成长和诗歌生成背景,他最敬仰的几位大诗人的交往等话题:彼得堡故乡经历、战争、十五岁退学、做工、监狱、继而流放;关于茨维塔耶娃,对他的影响,他的态度和评价等;关于奥登,其对布的影响和对他的诗歌推动等;关于阿赫玛托娃,有生之年的交往,影响和教益;关于曼德尔斯塔姆、关于佛罗斯特这五位布罗茨基最喜爱最敬仰的大诗人的介绍和与之交往的表述。还有他的游历所处,尤其是威尼斯,这个令他倾倒一生,最后遗嘱葬于此的地方,他口中,是另一番味道的神幻之美,是属于诗人心中的圣静之地,令人巴望。次对话的现场感、直面性和谈话者对事物的直觉判断与反应,我认为这对于心理学研究和社会学以及诗学的第一手材料上来说,它是有独特的研究价值的。
此书是著名文化学家、同样来自前苏联的所罗门.沃尔科夫对布罗茨基的访谈记录,译者指出,“本书中的每一次回答都是原话,像是录音记录,但最终形成的文本经过了‘重组’,是多次交谈的混合体”。同时这也是一场漫长的谈话——跨越了14个年头,内容涵盖诗歌、音乐、芭蕾、政治、历史、城市等五光十色的文化断片,编者沃尔科夫在序言里提示,每一次谈话“都构成了一部剧作——都有着开局、潜在的冲突、高潮和结局”。如此,对于喜爱布罗茨基的人来说,不啻为一本感受、怀想、追念大诗人思想、生活、心理脉络的一份很好的床头读物。
之平
2009、3、11
西安
《布罗茨基谈话录》2008年4月 东方出版中心 ¥39.80
李之平,1969年生。山西人,诗人、作家。八十年代末开始写诗,在多家文学刊物发表诗歌、评论、翻译。曾两次获得短信文学诗歌奖。目前供职于诗选刊杂志社。 _________________ 陆维 - 纵然语言为人所共有,但多数人立身处世仿佛各有其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