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长信
加入时间: 2018/07/15 文章: 1293 来自: 上海市(居住14年)
|
时间: 2024-3-03 周日, 上午11:55 标题: 《天意》+诗片177. |
|
|
·林长信·
◇《天意》+诗片177.◇
1)
那是一个非比寻常的意外
陨石砸到子弹列车的最尾
是日诗家临终才面授我的一纸短稿
我虽苟活、公文包却告全毁
2)
九成的文句我都背得起
但“不全”就不当向媒体发行
抑或本诗乃系人间不宜
3)
打火烧火车那夜的月照
星空明显破个大空洞
孔洞里有诗家及偶或来坐闲聊的梵高//
2023-8-18#23A6(隔行押韵)
诗思:精致的艺文作品的幸存于世乃来自各种巧合的汇聚,交响乐、歌剧则尤其神奇。上士知之,所以必絜矩盛装而出席聆赏。也曾听《联合报》《民生报》发行人王效兰女士在荷兰的行路中聊起,她家墙上的赵无极先生的画一时被移出后,客厅似乎成了空洞。
>
>附【参考部分】如次,读者大可略去不看.谢谢!
>
诗片177.《行笔浅白并无碍于写诗的求含蓄》林长信/2024-2-29
在诗文的收束的极重要的结句写诗人“引用”了古典、或双关语、或地方的特有物/事/景/特产/方言/风土人情文化…等等,诗歌的创作人若不在附注中说明出创作者所以“引用”的原始意趣,则读诗人所努力阅读的结局是:茫然于理路的道途上。这也是为何通俗流行歌曲的歌词绝大多数不会自找麻烦去“引用”什么古典、或掉书袋。
个人习作诗歌在面对今天与未来的读诗人的态度是,采用[国际机场标志的浅显原则]:先假设旅客们全部都是文字白丁,看不懂任何该机场的国家所特有的语文--含英文,却能依赖机场内标示的一些醒目之简易明了的符号标志,就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完成了转机,飞行到目的地。因为,旅客(亦即=读者)不该全部都是该地国的语文的猜谜、解谜的高手、或专家、侦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