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长信
加入时间: 2018/07/15 文章: 1294 来自: 上海市(居住14年)
|
时间: 2023-5-16 周二, 上午9:28 标题: 《我之所悦》=论诗诗178. |
|
|
·林长信·
◇《我之所悦》=论诗诗178.◇
1)
姑婆把原野山庄遗赠给我
巡视荘邸,穿过她卧室的花榭
见音乐厅内倒地的谱架被谱页包围
听总管说:姑婆的初恋就在这间终结
2)
三年后回到山庄内的坟前诉说
因小资我的意趣与此不洽合
所以,姑婆,抱歉了
用妳的尊名命名此古旧山荘
今天转赠给修女院了
3)
回头看看青溪绿野
是景致美妙
但宅心则非我所悦//
2022-12-16#22G0(隔行押韵)
诗思:喻遗产(遗作)与后人(读者)的非关联度。
>
>
>附【参考部分】如次,读者大可略去不看.谢谢!
>
附:《长诗的理路宜更清晰》林长信/2022-12-17
1-建议十来段长诗的各分段宜附加上小标题(如:地名),好让这个旅程/征程有一个方向性,也让读者脑海中备有一张海图,方便知晓身之所在。
2-诗歌是温柔敦厚的,温柔敦厚也是诗人心胸的被显露。所以,如果是在描述(叙事)一项物质/物理的事实,就要在[理路上设法使读诗人与写诗人比肩,作者无需引领读者。当理路/事实清楚了,诗歌才有可能具有“基本”的说服力。
3-读诗人用他的脚速(可理解的程度)、眼光、对有兴致的景象,在写诗人所剪辑后拼贴成诗篇中游览,不被写诗人的独白霸占掉了读诗人自己全数的审美感受。写诗人=导游只尽责介绍风光,不宣示他个人对景点的批判;礼让成年的读诗人对周遭自行感受、判断,成为一趟愉快与启智之旅。被说服的读诗人就会因先有了理解而记住在心,才或许会动情想回来读第二回,领略文字的激荡。
我们需把诗歌的天然美景推送到读者,而无需费力的把读者填埋到我个人的心内波涛大作的黑海心底。所谓的[诗语的表达功能是:我的用词,您的心理。这不是媚俗,而系体贴初次到访我的读者;而每个人的每次到访都是我的第一位读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