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站长:诗阳   友情链接   诗刊首页 
登录会员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注册 登录/短信登录/短信 帮助帮助
时代诗歌网首页 » 诗文博谈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我眼中的槟郎先生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槟郎



加入时间: 2007/11/06
文章: 2237
来自: 南京

文章时间: 2022-6-17 周五, 上午9:51    标题: 我眼中的槟郎先生 引用回复

我眼中的槟郎先生

作者:韩欣怡

时光荏苒,这学期的学习就已接近尾声,时光的易逝加之持续不断的疫情促使的线上课让我感到这学期过得仿佛转瞬即逝,在这煎熬的线上课中,槟郎先生的课就像是一股清流,每节课都可以徜徉在诗的海洋里,让我感受到老师是一位富有内涵的诗人,以及古今中外各个大家的情思和哲思。其实早在大一时就已经听闻文学院有一位写诗的李槟老师,笔名是槟郎,真是幽默风趣,一下就记住了这位老师并且产生了好奇心,后来选课前向学姐打听选什么课,学姐们都对槟郎的课高度评价,但手速实在欠佳,先生的课总是几秒的时间就被哄抢而空,在这学期终于有幸选上了先生的课,经过一学期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我想未来我一定也会向其它同学推荐他的课。

第一次见到槟郎先生是通过班级微信群浏览了先生的朋友圈中的照片,先生的朋友圈分享了许多户外游玩的照片,照片中的先生个子不高,他总是戴着一顶红色的帽子和黑色的眼镜,这副眼镜后面的双眼有着睿智的目光,如此热爱户外游玩纵情山水之间的诗人会是怎样的呢?我不禁再次感到十分好奇。

由于疫情的原因,前十三周我都是在家上线上课,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诗歌鉴赏课让我有种古代君子之交淡若水的感觉,透过电脑也能感受到是一位循循善诱,耐心朴实的老师,先生讲课时总会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抛砖引玉”,每次都会先介绍几首自己的诗作,带着大家简要的赏析其中的韵味,而后讲解其他诗人的作品,真是如此地谦虚。在我看来,槟郎的诗更为佳作,其它国内外大诗人的诗歌对于我们来说总是晦涩难懂,我认为一首诗更重要的是是否能让大部分人看得懂,而不是需要极度深究才能看得懂一些,这样的诗对于我们来说是没有较大价值的,槟郎的诗就不是这样的,他的诗是朴素的,在初见时至少总能读懂一些浅显的表达,在经过先生的分析后,我便能够对他的诗和心境有了更深的了解。

直到第十四周返校,才一睹槟郎先生的真面。第一次线下课,“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里的声并非是先生的声音,而是电脑中传来的悠扬的歌声,每每听到这些优美的旋律,就让我身心愉悦,好似褪去了一天的疲惫,这些歌曲往往是经典老歌,对于先生来说,这或许是他陶冶情操的一种方式,又或许是将浮躁的学生快速安静下来进入课堂的一种教学方式吧,上课铃声响起后,他便会准时关掉音乐,为我们亲切认真地讲课,将我们带入诗的世界。

作为一位大学老师的槟榔先生,他不仅是谦虚的,更是认真负责,为学生的学习良苦用心的老师。除了每次都会提前早早到教室为上课做准备并放歌曲来驱除学生浮躁的心为认真上课做准备外,为了确保上课效果和学生的听课效率,槟郎会进行提问,如果抽一两位同学都没有回答出来,他总会笑着说:“上节课不是讲到了嘛,看来没认真听呀”,略带笑意的眼眸中却难掩一丝失落,或许他不是想让学生感到尴尬或是难为情吧。

上文所说的槟郎的诗,是质朴无华通俗易懂的,但这种质朴并不是浮于表面肤浅的,如他所说:“我的语言修饰可能还比不过一些学生,但是我的诗的背后的深度是十分厚重的”,他的诗中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在细细品味后,总会被隐藏在背后的深意所折服,总能感受到诗人的艺术水平之高和思想境界之深,总会留给人无限的思考空间。

这些年来,他默默为中国当代诗坛奉献了多达几千首的诗作,有的记录日常小事,有的表达人生哲理,有的描写家乡风俗...当我浏览这些这些诗歌时,内心可谓是相当震撼,震撼于他诗歌丰富的内容层次,震撼于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震撼于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竟有诗人能够忘却世俗,坚守初心,对诗歌保持超乎寻常的热爱,写诗数余年,敢问如今世上像他这样的人又有几位呢!

《荒岭寒梅》一诗让我得以窥见先生的气度与品格。诗篇伊始,“春寒料峭”“荆棘丛生”交代了寒梅生长的环境之恶劣,天气之恶劣,愈加凸现出来寒梅的坚韧不屈,纵使寒气逼人,荆棘丛生,寒梅依旧顽强生长,不屈不饶,为下文抒发的赞美与敬仰之情铺垫。“一株瘦弱的梅树”勾勒出了寒梅的身姿,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寒梅那单薄却努力向上的身影,默默无闻却又努力向上,就像在人世间的许多普通人,纵使生活无比艰辛,也努力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寻芳的人不曾来到这里”,诗人在为寒梅扼腕,她的风采不曾被人发现,同时诗人也在为自己能够欣赏寒梅风姿而感到幸运。而后,诗人将人世间梅园里饱受世人敬仰与关心的观赏梅与寒梅进行了对比,突出了寒梅孤傲的性情。由此不禁让人试想,是否诗人也是林间的一抹寒梅,才情卓绝却未能遇到伯乐。而后的自剖更是验证了这个测想,诗人假借一友而道出了自己,流连诗词却未能纵名诗坛。诗篇最后,诗人的一拜,拜的是寒梅的孤傲,拜的是自己一份诗心了。

因为我自小住在乡下外婆家,原野对我来说就像是家人,所以我格外的喜欢槟郎的那首《茅姑娘花》,茅姑娘花对于从小在城市长大的孩子来说可能是十分陌生的,但是对于我来说,茅姑娘花是童年里最甜蜜的一抹回忆。茅姑娘花,就死白茅,翠绿的叶间是白嫩的茎,小时候,我常常会坐在田间,身下铺一块塑料布,顺手拔一株岸边的茅草茎含在嘴里,一丝丝的甜甜到了心里。勤劳的乡民会割下白茅的叶,洗净,晒干,然后编成凉席,夏天的夜晚枕着,伴着清风,梦里都是青草的香气。对于我来说,老师就像是是茅姑娘花,带给我美好的课堂,无私奉献着,不求回报。

《故乡的水稻》一诗让我得以窥见先生对孩童时的回忆和对家乡的眷恋。虽然我没有切身体验过这样的耕种生活,但父母孩童时和年轻时都与庄稼作伴,给我讲述过不少他们的经历,读到这首诗,仿佛也看到了父母那些年耕种的场景。在诗篇的开始,“在我的故乡,水稻是真正的主人”简单明了的语言直接道出水稻的重要性,紧接着“乡亲们就像奴隶”,运用比喻手法,将农民比作奴隶服侍水稻的一生,虽是被人所吃的粮食,但它才是真正的主人,需要被农民认真地呵护照料,后文诗人用八个词语“选种育苗拔秧插秧,薅稻割稻打谷晒阳”精炼的道出了水稻的一生,用语的短小不仅体现作者凝词炼句的功夫,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真是一番繁琐细致而又热闹激动的场景啊,此外更体现作者对于水稻这件事的熟练,像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与诗文最后“工作与水稻无关,未尝不是遗憾”相互渲染,或许这是诗人儿时回忆中最为深刻的记忆之一吧,而在工作后故乡拆迁城市化,生活也不再与耕作水稻有关,过去的生活永远过去了,这份记忆也永远只能保留在记忆中了,读起来真是令人充满伤感和遗憾,也让人感受到作者对乡稻和故乡浓浓的热爱。小小的水稻背后更是乡村文明与城市文明之间的冲击,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化的建设,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或是规划发展上农村需要革新变迁,或是越来越多农村的父母和孩子想要紧跟现代化的潮流,选择到大城市看看,随之也在大城市扎根生活,或许当我们回过头来时,却已发现承载我们记忆的空间早已一去不复返,故乡是我们成长的地方,是哺育我们的地方,因此无论如何,他都应当在我们心中有着不可磨灭的一席之地。

《我不感兴趣》一诗得以让我窥见先生的恬淡安贫,“我这人很傻,而且也很呆,不通人情世故,不关心功名利禄,一辈子多灾多难”,先生是这样的真性情,两次重复评价自己很呆很傻,在我看来槟郎只是将自己所有的才情都放在了诗文上,其他世俗的事只管别人追去吧,讨厌权势,站立在劳苦大众一边,古今中外世人世事众多,像这样能真正做到淡泊名利,厌弃世俗的人又有多少呢?他是平凡人,却有着平凡人没有的更高的思想境界。“我就是槟郎,喜欢写打油诗,喜欢放浪山林”,他是浪漫自由喜欢户外的一位诗人,就像陶渊明一样,沉浸于自己的“世外桃源”,写到这不禁感慨先生的生不逢时,也许生在古代,一定会是诗作流传千古的名家,可转念一想,先生如此不谙世俗,又怎会在意名呢?

区区千字怎能道出先生的才华横溢,只愿更多同学能够关注到槟郎老师,关注到槟郎老师的诗歌,只愿槟郎能够遇到他的知音。

2022-6-10
_________________
真人生、真性情、真文学!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时代诗歌网首页 » 诗文博谈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版权所有 © 时代诗歌网络公司 《时代诗刊》编辑部 《网络诗人》编辑部 Copyright © The Poetry Times, Inc. (English)
     名誉站长:诗阳   友情链接   诗刊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