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站长:诗阳   友情链接   诗刊首页 
登录会员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注册 登录/短信登录/短信 帮助帮助
时代诗歌网首页 » 诗界动向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80后”现象是中国式的文化现象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正文
张易晟



加入时间: 2007/08/17
文章: 123

文章时间: 2007-9-07 周五, 上午7:28    标题: “80后”现象是中国式的文化现象 引用回复

【作者】梁晓声

通常情况下,我更把少年作家出书看成是一种出版现象,但当它已经有那么多的市场份额、影响那么多读者的时候,我们再仅仅说它是出版现象是不客观的,必须把它当成文学现象,至少是文化现象来看待。
笔者注意到,“80后”作品普遍弥漫着一种沧桑与悲凉的气息,如同一个尚处在少女阶段的女孩子,已经对做女人的全部知识非常熟悉一样,这是让我感到恐怖的一个现象。因为它是伤害一个人的写作才华的,至少从长远、从可持续性的角度我认为是有害的。
然而,当我站在我们所认为的文学平台上,告诉孩子们要注意什么问题,要从现在的写作状态中上升起来的时候,我要问自己:凭什么我所主张的写作就叫做上升呢?因此我失去了自己的判断。而且关键在于,如果孩子们听了我们这些文学主张,向我们祝福他们的这个平台靠拢一点儿,他们就得离市场远一些,而他们离市场远一步所失去的就是重大的。虽然我感觉文学肯定还有着一种与市场化不同的精神。这些孩子就处在这种精神和市场化之间,他们以后能成为什么样的作家,全凭他们若干年后的感觉来决定。
另外使我感到惊讶的是,从偏远的大西北、山区、贫困的地方来的孩子,经历了我们在上海、广州、北京等大都市所感受不到的,如果我们的少年写手中有这样的孩子,为什么他们一到都市来上大学,便一下子剪断了与自己生活的深厚联系,写出来的作品全变成了一种风格?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感觉也是比较悲哀的现象。因此我经常鼓励学生,有谁从贫困、偏远的地方来,把那个地方的事情、那个地方的人和你所熟悉的全部,告诉这些生活在都市的孩子们。
用“写手”这个词来形容他们是非常精确的。从文字从内容上来说,我教过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能达到这种水平,我在北京语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课的时候,他们交上来的作业,至少我认为绝对不低于这些畅销读本,有些甚至是在这些行文之上,当然这并不是我教出来的。一些少年写手受到追捧,似乎仅仅是市场选择了谁。
一代人中间有这样多的孩子热爱写作,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少见的,可以说“80后”现象是一个中国式的文化现象。我认为,“80后”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苍凉情绪,与中国当代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首先,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成长中没有伙伴,便没有了交流的对象,只能把想法通过文字表达出来,所以很容易形成一种孤独、苍凉甚至玩世不恭的心态;另一方面,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父母的压力也很大,但父母在孩子们面前掩饰看到他们心事的同时,并没有深入到孩子们的内心。同样是把情感诉诸于文字,女孩子们倾向于虚拟出一个倾诉的对象,所以文字相对比较精致、优美;而男孩子面对的社会压力一般会大于女孩儿,所以他们的作品更带有情绪宣泄的意味。只要孩子们能走出自我,去了解一下父母、他们周围的人,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痛苦,从而从自我放大的痛苦里走出来。
《麦田里的守望者》问世之前,美国没有出过一本以“我”字、以第一人称表述的有关中学生的相对真实生活的作品,因此有了一本。但并没有因此而出来一批。因为对于一个国家,一本就足够了。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发表新主题   回复主题    时代诗歌网首页 » 诗界动向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回复主题
不能在本论坛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投票

版权所有 © 时代诗歌网络公司 《时代诗刊》编辑部 《网络诗人》编辑部 Copyright © The Poetry Times, Inc. (English)
     名誉站长:诗阳   友情链接   诗刊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