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瑶
加入时间: 2006/12/01 文章: 12
|
时间: 2008-10-21 周二, 下午2:07 标题: 余光中:“乡愁诗人”摇滚乐中找灵感 |
|
|
1928年,余光中出生在古都南京;1948年,他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诗作;2008年,他重返故里,在南京图书馆报告厅,送上一场《当中文遇到英文》的讲演,纵谈中文在国际开放和文化交流的大格局下面临的形势和发展的需求。南京图书馆的报告厅为余光中到来首次同时开放了两个厅,但是仍然挤不下,很多人只能站在两边的过道上和座位最后方。他一开始便讲“我是一个南京的诗人,是一个中国的诗人”,又在结尾与现场听众共同朗诵《民歌》,“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从青海到黄海,风也听见,沙也听见……”让现场始终保持热情似火。
“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
《乡愁》成了他的大陆名片
余光中曾自谓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此次回宁也遍访三处母校,分别是秣陵路小学、第五中学和南京大学。在他80大寿之际,南大专门为他出版了一部诗选,题为《乡愁四韵》,收入余光中各个时期的乡愁作品60余首,包括旅美时期10首,居台时期22首,旅港时期12首,回乡时期迄今15首。余光中为此自嘲说:“此书一出,更坐实了大陆媒体称我"乡愁诗人"的绰号”。不过他也承认,乡愁诗在自己的作品中比重虽然并不是太大,但跟大陆读者留下的印象却极为深刻,尤其是《乡愁》一诗,凡他到处几乎人人能背,“简直成了我的名片”。
《乡愁四韵》的编者,江苏省台联会长、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胡有清研究余光中多年。他表示,其实在余光中的千首诗作中,乡愁诗不过只占十分之一左右。但之所以能够成为人们众口传诵的“名片”,在于它们已经超出了传统的游子思乡境界,而在当今世界和中国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其蕴含的中国认同成为最重要的精神内涵,在中国已经成为特定精神和情感的象征。
胡有清认为,余光中的乡愁诗,在不同的创作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其最强音出现在1971年从美国返台到1974年离台赴香港期间集中出现的直接以大陆作为乡愁对象的作品。这一时期台湾当局失去了联合国的席位,中美交往,中日建交,台湾民众特别是知识界的思想受到很大的震动,而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两岸又没有任何交流的可能。他这时人到中年,离开大陆已近20年,回乡无望,思乡日切,出现了《民歌》、《乡愁》、《呼唤》、《乡愁四韵》等一大批名作。余光中曾自言《乡愁》之花去自己20分钟,但这种感觉在他的心中已经酝酿了多年。
诗坛好友冯亦同眼中的余光中:
他追慕摇滚乐的“万人唱和”
南京诗人冯亦同1988年便与余光中诗歌唱和,在当时两岸文化交流尚不是特别通畅的年代,也成为诗坛佳话,并使他与余光中以文为桥,结下了20年的情谊。在他的眼中余光中热情多才,重情义。他介绍,在离开大陆的数十年间,余光中最为挂念的就是故乡南京,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所限,余光中的回乡之路并不顺畅。虽然他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开始多次往返大陆,但是真正回到故乡南京,却推迟到了2001年。回乡之后的余光中心情大好,探亲访友之外,还与南京文化界人士多有交流。他的回乡也总能成为热点。
冯亦同回忆,2007年端午节南京诗人在千年古刹鸡鸣寺举行诗歌雅集。进行到中段时,不期余光中偕夫人翩然而至,并现场朗诵了自己的名作《乡愁》,令诗友们兴奋不已,由此也可看出余光中平易的性情与诗歌的热爱。
冯亦同表示,大家都知道余光中诗歌中传统文化功底深厚,却不知他的诗歌其实还有“摇滚乐”的影子。余光中早年留学美国时,对于美国音乐中的摇滚乐和民谣都相当感兴趣,美国摇滚乐中一些具有浓厚社会关怀、人文价值、文化关照的优秀的作品,在余光中看来本就具有强烈的诗性,成为他借鉴的对象,也给了他不少灵感。同时,美国摇滚乐现场演出中那种“万人唱和”的情景也令余光中非常兴奋,他认为诗之为歌,本来也应有如此的号召力。“因此他写诗的时候,心中其实是有观众在”,冯亦同认为,因此他的诗歌常常具有一种别人难以比拟的感染力。
9年铸第19本诗作《藕神》
余光中从第一本诗集《舟子的悲歌》出版迄今已56年了,他先后出版了19本诗、10余册散文、6部译著。今年,台湾九歌出版社为余光中出版了新诗集《藕神》。余光中说,他这一生,自从写诗文以来,只要一连3月无诗,就自觉已非诗人。过去平均3年出一本,这次时隔9年,在自己的创作史上实属仅见。
余光中认为,画家要想成为真正全才的大师,就要在画像、静物、风景三方面都有所贡献,用这个条件来要求诗人,也大致可分为咏人、咏物、歌咏造化。《藕神》在这三方面都有所涉及。比如《天葬》、《桂子山问月》、《再登中山陵》是咏人;《魔镜》、《冰姑,雪姨》是咏物。同时涉猎面也很广,比如《冰姑,雪姨》又是环保诗,用童歌咏出。提醒人们不要不顾后果地盲目开发,消耗自然,要明白人也是自然的一分子,破坏的后果终究是要由人类自己来吞的。这就切入了当下最为人关注的环保话题。
余光中认为,再杰出的诗人都有精进的空间。诗人功力越高,经验越丰富,能够成长的弹性就越大。在这本诗集中,他也尝试了很多手法,比如已经很少使用的分段诗,在这本诗集中竟有30多首,因此可见诗体的空间是相当广阔的。
乡 愁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对话余光中——
《乡愁》希望以后还能加上第五段
广州日报:近年在复兴国学的热潮下,各地出现了一批类似私塾的传统文化教育机构,比如“孟母堂”之类,您怎样评价这些现象?
余光中:这是民间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自救活动,是因为民间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在台湾国学也面临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前几年的“去中国化”中,有些传统文化科目由必修变为选修,课时也少了,让很多老师很感忧心。既然制度上对国学有限制,那么民间就产生了自救的需要。台湾也有类似的,比如读经会、读诗会,以及读书会等等。
广州日报:《乡愁》打动了几代大陆读者,是什么促使您创作出了这样的作品?
余光中:1971年正是我40岁左右,离开大陆20年了。在当时的环境下,心情黯淡,思乡的感情时时涌动。一天想起我的母亲,于是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创作只用了20分钟,酝酿却用了20年。
这个诗只有四段,但是我希望以后还能加上第五段:“未来,是一条长长的桥梁,你来这头,我去那头。”我相信只要有文化交流,两岸都能认同中华文化的价值,这个民族绝对不会分离太久。我们不要为50年的政治纷争抛弃5000年的文化。
广州日报:您的《江湖上》和美国著名歌手鲍勃·迪伦的《blowing inthewind》有不少异曲同工之处,仅仅是巧合吗?
余光中:我在第三次去美国教书的时候,就非常喜欢美国西部的民歌,南部的蓝调,以及当时比较新的摇滚乐。特别是摇滚乐,影响了我一个时期的风格。鲍勃· 迪伦的这首歌我特别有共鸣,于是在写《江湖上》时,就在末尾借用了歌中的名句“Theansweris blowing in thewind”,写下了“答案啊答案,在茫茫的风里。”不过这首诗的前面写的都是我自己的经验。
《乡愁四韵》也是受到了民谣的影响,我当时考虑为什么当代诗歌会让人难以亲近,不易读应当是一个因素,因此我就想创作一些句式较短,比较好读好记的诗歌,便于传诵。写出来之后罗大佑谱了曲,流传很广。此外《民歌》也是这样的作品。我就是向作曲家挑战。这首歌也是希望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永垂不朽,连绵不绝。
“未来,是一条长长的桥梁,你来这头,我去那头”
——余光中为《乡愁》赋新句 _________________ 没什么想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