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郎
加入时间: 2007/11/06 文章: 2237 来自: 南京
|
时间: 2022-6-18 周六, 下午12:25 标题: 行走的诗人槟郎 |
|
|
行走的诗人槟郎
作者: 缪璐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而过,这学期因为疫情的原因,线上课占了一大半,但十分有幸还有机会面对面地听了李槟老师的好几节课。说到中国现当代旅游文学作家,我脑海里立刻就想到了李槟老师,不,我更想亲切地称呼他为“槟郎”先生。
“槟郎”这个名字早有耳闻,因为大一是和大四学姐一起住的,她们那时就经常谈起“槟郎”,我当时很是疑惑,究竟是哪位老师会让学生如此记忆深刻,像朋友一样说着他的“外号”?怀着对老师的景仰和好奇之心,这学期我终于选到了李老师的旅游文学课,让我不仅对许多名胜古迹及其文化,更是对李老师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槟郎”果然是位名不虚传的大家呀!
“槟郎”是李槟老师的笔名,此“槟郎”非彼“槟榔”,但我认为他们也有着相似的品质。槟榔具有独特香气,能有效缓解疲劳,让人的反应更加灵敏。这就像李槟老师一样,他有着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而且他还是一位名师,激励启发了一届届学生,而巧用“郎”字又含君子之意,从这个笔名就足显李槟老师的文学底蕴之深。
黑框眼镜,中等个子,衣着简朴,给人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仿佛什么特别之处,但槟郎老师的独特魅力不单单是因为他是著名的当代诗人和汤山雅集群创办人,更是因为他的敬业精神。他上课要求后三排不能坐人,总是劝导我们要勇于坐在前排,听他的课仿佛是一场诗的旅行,他每节课都会跟我们分享他创作的诗歌,一句一句地耐心解读。虽然槟郎老师总是开玩笑说他快要退休了,但他仍每天坚持五六点就作诗,上课时更是精神澎湃、饱含感情。
几十年不间断的创作,上千首诗歌,未及一一细读,但只需读上几首,就能被槟郎老师在游山玩水中或兴致勃勃或汪洋恣肆的状态所感染。
槟郎老师是安徽巢湖人,现居住于南京,他用自己肆意的文采书写着金陵的美好。翻看老师的诗集,令我剖有感触的是那首《樱花缘》,我上大学来到南京转眼已经快两年了,也去过几个旅游胜地,但每次除了吃吃美食、拍拍照似乎没有什么有意义的事情,直到读起槟郎老师的这首诗,才让我切实明白了旅游的意义。
“如今,鸡鸣寺路,复活了十朝古都的习俗。夹道樱花靓丽如银如缎如云,熙熙攘攘的人流,摩肩接踵的红男绿女,陶醉在锦绣江南的胜景。”短短一段,长短句相间,便让我回想起了鸡鸣寺的樱花美景和人潮涌动。槟郎老师想象力丰富,表达充满诗情画意,“如银如缎如云”三个巧妙的比喻让我看到了一排排一簇簇粉色的樱花,像许许多多染了色的棉花糖在空中漂浮着。微风吹过那摇曳的身姿,在游人的心海里泛起朵朵微波,荡起阵阵柔情。
下一段就是槟郎老师的真情抒发了:“从此长做南都人,与樱花有个约定。每年的花期的守候,伊人常伴,携手樱花第一路。变幻的岁月同我老去,不变的相顾相趣。”如果说槟郎老师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现实主义诗人,这是远远不够的,我觉得槟郎老师还有着李太白的浪漫主义情怀。“伊人常伴”“相顾相趣”,槟郎老师的诗中经常会流露出爱情的冲动和长相厮守的岁月静好,我想生活里的槟郎一定浪漫且专情,他的生活也如他的诗般多姿多彩。槟郎老师感情细腻,旅游途中的一花一木都能让他感受天地之灵气,从而感悟人生的变幻莫测。
我记得槟郎老师还给我们介绍过南京秦淮河畔的夫子庙桃叶渡,那是王献之与爱人桃叶流芳千古的爱情故事的发生地,也是老师和师母相爱的地方。在《执手桃叶渡》中,短短一句“桃叶渡的传奇,我们的恋爱作续篇”,巧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对他爱妻的满满情意,也勾起了身为读者的我们对他们美好爱情的羡慕与向往。
槟郎老师喜欢和自己的团队一起去户外活动,他是汤山雅集群户外的领导人,正如他所作诗中说:“凭着微信群聚集,我们的队伍向山林,回归自然的运动。浮华都市里,钢筋混凝土的壁垒。辛勤地谋生,压抑性灵的环境,需要户外来调剂。”槟郎老师的汤山雅集群正在不断扩大,他不辞辛劳,总会认真计划好每次出游,而且每周都会安排上好几次活动,毫不例外。虽然身处繁华的南京大都市,槟郎老师不忘初心,就像他经常会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一样,槟郎一直都是那个槟郎,他在最近创作的诗《死有什么可怕》中这样评价自己:“我是老天爷的使者,下凡人间为写诗,与世俗诗坛无关。我是神性人性集合,死有什么可怕?”是啊,槟郎老师从不为物欲横流的世俗所困扰,他的内心是孤独的,但又是坚定的,因为他从不去苛求别人什么,只是坚持成为纯真旷达的自己。
能坚持将热爱付诸实践才算是真正的热爱,槟郎老师的“汤山雅集群”,“大路不走走小路,小路不走走野道,没有野道开新路。走别人没走过的路,让别人走雅集的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段非同寻常的旅行,用独创的“槟郎体”的诗歌去记录点点滴滴,是多么令人向往的生活方式啊!“户外常常很虐,我们的意志磨炼,我们更加强健。自由、快乐、友情,我们的队伍向山林。”槟郎老师用实践去积累创作素材,他是行走的诗人,他的身份是多重的,是老师,是旅行家,是一位诗人,是一个领导者......但是无论什么身份,槟郎先生都尽自己力量做到了最好。
槟郎老师不仅热爱诗和远方,还会去细腻观察生活、感悟身边真情。因为晓庄坐落在方山脚下,方山也就成了槟郎老师笔下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点。老师多次徒步方山,有冬日赏雪,有夏日纳凉,槟郎欣赏了方山的一年四季,方山更是珍藏了槟郎的才华横溢。一年四季中,我对冬季最无感觉,但槟郎老师却记录了不少冬日的美景。“经过热季的翠绿和温凉里浸泡的褪红,方山,这个冬季已来临”,冬日的方山在槟郎的眼里也别有风采。《楼顶望方山》《方山纳凉夜》《方山的月亮》等多首关于方山的诗歌记录着他的行走足迹与心灵轨迹,每一次旅行都能带给他不一样的收获,或是喜悦,或是悲伤,或是回忆,或是展望。“当我彻底离升,扬子江里的灰烬和方山的衣冠冢,便是你新的守望。”槟郎老师是如此地爱着方山,爱这里的月光、爱这里的花花草草,更爱在这里留下的无尽美好,我相信时间只会让“槟郎”这个名字被更多的人记住,千百年之后,金陵的方山会无数诗迷的朝拜圣地。大卫·伊格曼在《生命的清单》里写过,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第一次,当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第二次,当你下葬,人们穿着黑衣出席你的葬礼,他们宣告,你在这个社会上不复存在,你悄然离去;第三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于是,你就真正地死去。整个宇宙都将不再和你有关。
我想槟郎老师从不畏惧死亡的原因就在于此,因为无论岁月怎么流逝,他的诗歌、他的精神永远不会消散。“人生就是一次次地盼着出家,身到寺庙又缩头而退吗?生命啊,只有石头没有痛苦。”在《重游栖霞寺》中槟郎写到自己曾有意出家,但内心的使命感让他重归现实,他发现即使自己的境界已到,但那热烈的心鼓舞着他去感染更多迷惘的人,带领更多的人去探寻生命的最高境地。
槟郎老师在年轻时候还曾有过一段在韩国的教学经历,这不仅是老师一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是他旅游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海外过了一个属于韩国和我自己的教师节》记录了槟郎在韩国过教师节时同韩国学生的交流,韩国学生大方地向槟郎老师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与赞美,槟郎老师也以真心祝福学生,原来真正师生情可以跨越国籍、不分区域的呀!《济州岛记游》则带领我们一同游览了济州岛。文章最后槟郎热烈地呼唤着:“祖国,我什么时候能再回到你的怀抱呢?爱妻呀,我多想回国与你快快相见!书桌上的石头老公公在保佑着我,我的愿望很快就会实现吧!”这位身处在异国的诗人,用他最直白简洁的文字表达着内心的激情豪迈。槟郎是可爱的,是敢说敢当的,是浪漫长情的,他与妻子的爱情总能在不经意间自然流露,让人不由地心生敬佩。
《寻梦环游记》告诉我们:“生命的终结不是死亡,而是被所爱的人遗忘。”槟郎,或许以后的人会敬称为“李槟郎”,老师的生命不会终结,就像老师的步伐不会停下,老师的创作不会停笔,老师的精神不会褪淡。说来惭愧,作为一名汉语言专业的学生,我的文化素养一点都不高,非常感谢槟郎老师耐心地给我赏析了一首又一首自己的优秀作品,让我对旅游文学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次斗胆分享了自己的拙见,有不妥之处还望老师指正。
云上苍苍,江水泱泱,槟郎之风,山高水长。
2022-6-10 _________________ 真人生、真性情、真文学! |
|